心理账户理论也可以预测上文(第2.3节)提到的处置效应。
你看看这个月里你去了多少次XX大酒店?每次的时间还如此规律。学校卖的作业纸是2块钱一叠,虽不能算贵,但对生活费并不宽裕的我来说也不算笔小支出。

在没有这个平台时,穷小子、世界首富、董事长手里虽然都有核心资源,但由于没有发生互动,所以并没有产生价值。例如,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一些地方有不少优质农产品滞销,而另一些地区却苦于买不到优质的农产品。镇上有两家服装店,一家是杰克开的,一家是理查德开的。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亨利不在两家服装店之间选择一家独家经营,那么两家服装店由于恐惧搭便车行为的存在,都会拒绝销售亨利的成衣。智者又找到了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说:你想和世界首富开展业务吗? 董事长说:做梦都想啊。
故事一:如何让穷小子走上人生巅峰? 有一位小伙子长得挺帅,也颇有学识和涵养,但由于出身太差,在事业和感情上都屡屡遭受挫折。但从现实上看,平台似乎不能这么高枕无忧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发力,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宏观经济成功企稳,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精准定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聚焦点。高质量发展在本质上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发展,是能够全面体现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三是利用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能耗标准推动去产能,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践证明,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阶段性的重点任务。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十分不易的,但离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的高质量发展仍然有不小的差距。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今年推动高质量发展8项重点工作之首,这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中央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大大降低了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三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在精准扶贫方面,贫困人口5年减少6600万人以上,精准扶贫取得决定性进展,为进一步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一是利用去杠杆、金融整顿和房地产调控,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面提升。经济结构大为改善,经济韧性大幅提升。

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超过70%,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大为增强。在新动能方面,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比规模以上工业高4.4个百分点。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进入专题: 供给侧改革 高质量发展 。它不仅要有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有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而且要满足在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以及全面开放体系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基础良好 自2015年底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地方落实、战役实施与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效益基础、动力来源和制度环境。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2017年清理1.4亿吨地条钢产能,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在降成本方面,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2元,比上年减少0.25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77元,比上年减少0.2元。
一是要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大力破除无效供给。三、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动能,进一步推动补短板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要扎实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新体系,不断适应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中央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大大降低了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利用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能耗标准推动去产能,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高质量发展在本质上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发展,是能够全面体现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十分不易的,但离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的高质量发展仍然有不小的差距。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动能,进一步推动补短板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一是利用去杠杆、金融整顿和房地产调控,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面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聚焦三大攻坚战。
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三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要扎实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新体系,不断适应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今年推动高质量发展8项重点工作之首,这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2017年清理1.4亿吨地条钢产能,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宏观经济成功企稳,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它不仅要有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有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而且要满足在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以及全面开放体系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一是要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大力破除无效供给。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持续减税降费,为企业利润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三、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经济结构大为改善,经济韧性大幅提升。
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